10 Reasons Why MAXQDA is the Best QDA Software

MAXQDA在扎根理论中的应用:分步指南

MAXQDA可以帮助您收集、整理、分析、可视化和发布数据,支持您在质性研究中应用各种研究方法,包括 扎根理论。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以引导您快速开始扎根理论在 MAXQDA中的贯彻落实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with MAXQDA: Step-By-Step Guide

什么是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理论构建植根于研究数据。换句话说, 通过收集和分析定性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构建一个以该数据为基础的新理论。因此,扎根理论始于数据搜集,而这里的数据搜集是基于研究问题的,并非以检验某研究假设为目的。

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由社会学家 Barney Glaser和Anselm Strauss于1967年在他们的扎根理论的发现 中阐明。与先前的方法论传统不同,扎根理论坚持以数据为起点来创建理论,主张研究者应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检验已经形成的理论。

扎根理论是从社会研究数据中系统挖掘理论的过程。Glaser & Strauss, 2009

时至今日,扎根理论仍然是倍受研究者欢迎的定性方法论框架之一。这可能是因为扎根理论及其应用“有助于以崭新的方式挖掘数据,并通过早期的分析写作来探索关于数据的想法”(Charmaz,2006年)。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过程也有很多迭代操作,尤其是在编码的时候。因此,本文将作为一套实用指南,来向大家介绍MAXQDA在扎根理论分析中的应用,而非对扎根理论进行总结和评述。

用MAXQDA做扎根理论分析

在扎根理论的分析中,研究者通常对数据进行如下分析:通过一遍遍浏览数据来发现重复的主题;用关键词和短语对重复主题进行编码;将代码按层级结构组合为概念;然后识别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类。最后,通过这个过程产生的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被用作发展新理论的基础。

使用MAXQDA分析基于扎根理论搜集的数据分为以下四步 :

  1. 编码 数据,
  2. 定制 代码系统,
  3. 创意编码和类别构建,
  4. MAXMaps和理论构建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研究者自由地建构新理论,而不局限于搜集数据来验证一个业已存在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他们正在研究的社会现象。然而,扎根理论给予研究者的自由空间也可能是扎根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没有严格的结构或明确的规则,研究人员只能凭借自己的意识工作,这常常导致研究者不知道如何开始分析过程。扎实的理论研究,尤其是采用持续性数据分析比较方法进行的理论研究,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需要研究者在数据搜集和分析过程中投入大量时间”(Kolb, 2012)。

如上所示,软件的使用将会让数据分析过程变得清晰许多。通过MAXQDA,您可以在编码数据过程中搜索数据片段,将您的分析思路实时嵌入理论开发过程。 如果您还没有MAXQDA许可证,请下载14天免费试用版:

开始免费试用

第一步:编码数据

在数据搜集完毕后,编码 是走向理论建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代码”可是被视为关键字或标签,用于识别数据片段的内容,以便以后更容易找到它。

代码创建顺序——类似于图书馆索引列表。在图书馆,索引列表可以帮助您快速找到合适的书目,同时让您一目了然地看到馆藏书籍所囊括的所有主题。当然,索引表的有用程度将取决于索引体系的可用性和所分配关键字的准确性。研究人员的编码工作也是如此。在MAXQDA中,为文本、图片或音频/视频片段分配代码称为“编码”

Codes create order – think of a library's keyword catalog, for example.

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 首先是初始的 “开放编码” 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从数据出发,尝试命名特定的段落或片段来创建新代码。在这个阶段,保持开放的心态很重要,这样就可以避免限制代码的数量。核心代码将在随后的分析阶段得以细化。
  2. 接下来是高级的“选择性编码” 阶段(即第二、第三轮编码)。在编码的后期阶段,研究人员将编码的重点放在定义最重要的高级代码和对初始编码阶段创建的低级代码进行分类排序。(详见步骤2和3)

除了经典的拖放编码技术外, MAXQDA还提供了多种编码选项。包括颜色编码,即“高光编码”,它的工作原理就像用高光笔对书上的一段文字上进行高亮显示一样。MAXQDA的颜色轮盘为您提供无限的颜色选项,帮助您将重要段落变得更容易理解,并且在最终报告中更引人注目。

由于编码应该以数据为基础,扎根理论分析中最流行的编码技术之一被称为 “in-vivo编码": 即使用在数据中发现的单词或短语作为代码名称直接编码,比如从访谈记录或文献中直接提取代码。

选择最适合您的编码选项选择最适合您的编码选项

MAXQDA的in-vivo编码功能 是专门设计来实现扎根理论分析的。直接选定你想用作代码的单词,然后点击“文件浏览器”窗口工具栏中的“in-vivo”符号。选中的单词将被直接作为代码添加到“代码列表”窗口中。MAXQDA的各种编码选项也可以从选定文本段并单击鼠标右键时弹出的上下文菜单中选择。

第二步:定制代码系统

在后面几轮编码过程中,研究人员将使用上面提到的选择性编码技术,再次检查他们已经编码的数据。现在,您可以在 MAXQDA的“代码列表”窗口中,将代码分为“代码”和“子代码”,从而创建代码层次结构。这个过程将帮助您创建和细化所谓的“代码树”,允许您轻松地找到具有类似内容的代码并将它们组合为概念。

MAXQDA编码的高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MAXQDA帮助您将代码自动组织到层级结构中, 这意味着您可以创建多个子代码,以及子代码的子代码。代码列表也会在屏幕上自动显示为树形结构,如果您的代码列表具有包含许多子代码的复杂结构,则可以在一个单独的窗口中打开它。

这种层次结构可以包含多达10个等级,每个等级下可以包含无数个子代码。“代码列表”窗口最右边一列的数字表示对应编码段的数量,方便您了解编码频率。您还可以通过单击代码旁边的箭头图标来打开或关闭子列表,如下所示:

使用MAXQDA轻松定制您的代码树使用MAXQDA轻松定制您的代码树

第3步:创意编码和类别构建

在扎根理论分析中,类别是在选择编码阶段的后半阶段(有些专家称之为编码的第三阶段)将相似的概念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这些类别最终将成为搭建新理论的结构基础,因为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个阶段标记类别之间的理论联系 (Schreiber, 2001)。在新代码得以生成、排序并组织到层次代码结构中后,代码之间的关系便开始出现。

MAXQDA的创意编码功能就是实现这一分类过程的完美工具,因为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非常大的工作界面,可以在上面自由移动和排序代码,以形成有意义的关系结构。具体来说,首先只需在屏幕顶部的“代码”菜单栏中单击“创意编码”,便可激活创意编码模式。您将在屏幕上看到以下工作界面:

选择代码选择代码

将“代码列表”要使用的代码拖到MAXMaps工作区,然后就可以用鼠标自由组合和排序代码、创建代码和子代码,并根据需要更改代码的颜色。工具栏位于工作区上方。

一旦您完成代码的整理过程,请立即退出创意编码模式,将所有更改保存在您的代码树中。具体操作为点击窗口左上角的“退出创意编码”按钮,然后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是”。

第4步:MAXMaps和理论构建

创意编码完成之后,各个类别之间的理论联系就变得清晰许多。根据扎根理论,下一步便是 理论抽样。这一阶段会搜集更多的数据来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的理论架构,并阐述构成该理论的主要类别。

我们建议在这个阶段使用MAXQDA自带的MAXMaps模块来创建理论的可视化图,也就是通过概念图的形式来可视化数据中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各个理论元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创建概念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要纳入理论架构的元素拖放到MAXMaps工作区域中,另一种是套用MAXMaps提供的可视化模板自动生成数据可视化图。例如,如果您想检查某一类别下属元素之间的关系,便可以使用“代码理论模式”来展示代码及其子代码和备忘录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代码理论模式包含两级子代码代码理论模式包含两级子代码

您还可以通过表格形式来更直观地了解项目中的元素,并轻松找到其在文件中的位置。因为概念图用到的所有元素都还与MAXQDA项目链接着。直接双击文件、编码片段或备忘录按钮就可以在弹出的表格视窗中阅读并编辑原始数据。在扎根理论的理论抽样阶段,MAXMaps非常便于您在一些有需求的地方查找和补充更详细的信息。

当然,这里我们虽然已经概述了几个步骤,并就MAXQDA如何支持您的研究给出了建议,但扎根理论分析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在理论抽样的后期阶段,研究人员也许需要编码更多新数据,这也许会要求他们修改之前建构的分类,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分析周期会重新开始。

The proces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但请不要气馁!这种循环过程可能在一开始会让人望而生畏,但经过在MAXQDA中对类别一遍遍的测试和改进,您的理论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富有弹性。请记住,如果您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您就非常接近一个新理论的诞生啦!这将有可能改变您所研究题目的阐释范式。

Table with post-its

小建议:备忘录很重要

备忘录是扎根理论分析的核心组成部分。编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批判性分析数据处理的过程, 并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而备忘录就是研究者跟踪他们想法的地方,也可以让他们记录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步骤的背后原因。此外,更重要的是,撰写备忘录的过程可能帮助您有组织地创造新想法和新见解。

您可以用任何您觉得舒服的方式来组织您的备忘录,但是我们强烈建议您添加一个标题并解释他们所指代的数据位置。只需多花几分钟,您将在后期的编码和报告阶段节省很多工作和时间。幸运的是,MAXQDA为您提供自动整理备忘录的功能,免得您还需要卡片和便利贴来手写和粘贴笔记了!

如何在MAXQDA中创建备忘录

备忘录是所有MAXQDA项目的必备成分,就像书写备忘录是扎根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MAXQDA的直观设计也就让您可以灵活的选择研究方法,并支持您在研究和分析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创造性。

MAXQDA为您提供不同类型的备忘录,方便您区分不同笔记在数据分析中的不同作用。在MAXQDA中,您可以将备忘录粘贴到文件、文件组、音频和视频文件的各个位置。备忘录也可以被分配给代码。代码备忘录通常包含代码定义和编码示例,它们可以帮助您澄清通过扎根理论创建的类别含义,并阐释他们与原始数据的引用关系。您还可以创建“自由备忘录”,无需添加到项目的任何一个位置,只来记录突然出现的灵感或问题,然后在备忘录一览表中找到它们。

要创建备忘录的话,请双击备忘录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键入名称和描述文本。创建者和日期将自动生成。

MAXQDA的备忘录创建窗口MAXQDA的备忘录创建窗口

备忘录类型

接下来,您可以选择使用MAXQDA提供的10个符合之一为您的备忘录分配一个“类型”。在扎根理论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强烈建议您为备忘录分类。理论备忘录是扎根理论分析中被常用的备忘录类型,因为它们描述了研究者分析活动背后的想法。

研究者通过撰写备忘录将数据“理论化”,在编码过程中提取代码背后的理论含义以及代码之间的逻辑关系 (Glaser, 1998)。

比如,在您的MAXQDA项目中,您可以选择使用带“T”的图标来表示理论备忘录,使用带有“M”的图标来表示方法备忘录,使用蓝色图标表示在in-vivo产生的想法,使用红色图标表示前期研究的观点,等等。当然,您也可以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定义您的备忘管理系统。

写完备忘录之后,只需关闭窗口,MAXQDA将自动保存它。此外,在备忘录窗口打开的状态下,您添加到新备忘录的信息也会每五分钟自动保存一次,因此您无需担心在不小心关闭对话窗口时丢失您的想法!

备忘录一览表

MAXQDA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备忘录,您可能会需要一览表来综观所有的备忘录内容和信息。MAXQDA的备忘录一览表就是专门为此而设计的,它可以帮助您在结果撰写过程节省很多时间。访问备忘录一览表的最快方法是在MAXQDA屏幕顶部的备忘录选项卡。

MAXQDA的备忘录一览表窗口MAXQDA的备忘录一览表窗口

点击这个按钮,一个新的对话框将会打开,以表格形式列出所有备忘录的重要信息,包括备忘录的位置、标题、作者、它的来源以及备忘录内容的预览。从这里,您可以综观您的备忘录,按类型筛选备忘录以查找特定信息,并跳转到您要查找的备忘录。这一功能让扎根理论分析过程中研究想法的搜集和查找变得非常容易!

参考文献

  • Charmaz, K.,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 SAGE, 2006.
  • Glaser, B., Doing Grounded Theory: Issues and Discussions. — Sociology Press, 1998.
  • Glaser, B., Strauss, A.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9.
  • Kolb, Sharon M., Grounded theory and 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Valid research strategies for educators. – Journal of Emerging Tren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olicy Studies 3.1, 2012 (83).
  • Montgomery, P., Bailey, P. H., Field notes and theoretical memos in grounded theory. –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007, 29(1), 65-79.
  • Schreiber, R. S., Stern, P. N., Using grounded theory in nursing.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YouTube Tutorials:

Special thanks to Dr. Timothy C. Guetterman for his editorial contribution to this article!